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荷蘭最美的廚房 - Keukenhof

4-5月歐洲春天最出名的花園,大概非荷蘭 [庫肯霍夫] 莫屬。

我直呼她的名字,而不加”公園”或”花園”的修飾,其實是要揭開她那段几乎被人遺忘的歷史:這個在阿姆斯特丹西南邊約1小時車程的公園,15世紀被劃為荷蘭(王)室領地時還只是一片沼澤森林。當時還只是伯爵夫人的荷蘭王室在森林邊修了一間小廚房Cooking house (荷語 – Keukenhof),以便招待經常一起狩獵的各國賓客。如今御廚房早已化為塵土,但原始名稱卻被保留了下來。

顯然當年在那間森林廚房裡工作的御廚沒弄出什麼值得留傳千古的好菜,否則今天庫肯霍夫至多也只能開上一家3星米其林,滿足少數人的口腹之慾,而不會成為每年吸引近百萬觀光客,為荷蘭國庫賺進千萬美金的大花園。

Keukenhof雖沒能培養出大廚師,卻因為1576年原本服侍哈布斯堡皇室的法國植物學家 – Jules Charles de L'Écluse(拉丁名- Carolus Clusius –卡羅路斯-克魯修斯 )從維也納移居萊登大學任教,設立世界第一個植物園,並在荷蘭的土地上成功地培育出原產於土耳其的鬱金香(一說是從伊朗)。誰也料不到就是他那几顆貌不驚人的"野蔥頭",會在人類精緻農業的發展史上,寫下最金光燦爛的一章。

到了1630年代,這種被比成土耳其頭巾(Toliban>Tulip)的花,已經成為歐洲叫價最高的貴族花卉。眼明手快的商人更看準了上流社會不惜代價,追求極品的瘋狂,把鬱金香的球根炒成了17世紀最具暴利的農產品。據載,在1637年的一場拍賣會上,一粒被命名為"總督-Viceroy" 的鬱金香球根,就以4,600金鍎成交。那可是在當時足以買個小莊園的一大筆錢。


套用古希臘人的擬人法來描述鬱金香,恐怕也不得不給她戴上金冠,披上金袍,讓她每天乘著阿波羅的金馬車飆過天際,使葵花不再招展向日;風信子的雙頰由紫變綠;而水仙,恐怕到六月還得裝蒜哩! (註:根據希臘神話故事,向日葵是單戀阿波羅的少女克麗蒂-Klytia-變的;風信子-Hyacinthe是一個被阿波羅誤擊而死的美男子;而水仙則是愛上自己倒影,發情投水而死的納希斯-Narcissus。)

鬱金香從萊登大學的花房溜出來400年,不止撩起了荷蘭人對她的狂熱,也創造了自己的神話。1949年荷蘭政府第一次在這裡舉辦花展就吸引了23萬人前來買花、賞花;如今每年有近百萬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會來參與盛況,親身感受一下這個從十七世紀開始發燒,到了廿一世紀仍然熱力十足的 [鬱金香熱] – Tulipomania (英文作Tulipmania)。而這股越燒越旺的狂熱,並不是在一個有文藝復興雕像,或是閃著巴洛克光芒的歐洲宮廷名園,而就在當年的森林廚房 –Keukenhof 裡。

美的嚇人的,還不只是”廚房”裡形色多樣,風情萬種的鬱金香;那些每年數以億計,漂洋過海,外銷全球的鬱金香球根,才更讓人不得不佩服荷蘭人點(海)沙成金的本事。僅管現在到了四、五月,歐洲各地公園裡都看得到盛開的鬱金香,但是荷蘭[庫肯霍夫鬱金香花展]儼然已成了向北半球宣佈春天重返大地的發言人。理所當然地,本來不是土生土長,更不具天生麗質的鬱金香,未經修憲就成了荷蘭王國的國花。

我說葡萄酒不會釀,甚至連乳酪都做不好的荷蘭人,當然也沒什麼可以炫人的名菜,卻能在那塊與沼澤爭出來的沙地裏,打造了這麼一間色美味香的廚房 – Keukenhof ! 荷蘭人還真的會飛!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新萊茵之珠-Düsseldorf

和所有傍水的城市一樣,杜賽道夫有個天生的優質條件 -萊茵河。這條從瑞士中部發源的大河,彎彎曲曲地從瑞士阿爾卑斯山,經過德國西南邊的黑森林,葡萄酒區,科隆古城,流到杜賽道夫這裡,已經是一條有四線水道的大河。

咱們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杜賽道夫從中世紀,也就是大約一千年前開始吧,就因為有這一條萊茵河,漸而從農漁民聚居的村落,發展成大西洋、北海和巴伐利亞之間的一個重要水路轉運站。照當地人自己的說法- Düsseldorf liegt am Rhein, lebt mit dem Rhein! 杜賽道夫座落萊茵河畔,也靠萊茵吃飯

但是杜市一千年來內河船運有多發達,現在到杜市的遊客,即使守在城裡的萊茵河畔也不一定感受得到。我就呷著啤酒在那數過,一個下午就看那些平底船,有散裝的,有貨櫃的,河東河西,逆上順下地從我的啤酒杯裡經過,然而除了搭載遊客的觀光遊船,所有的貨船似乎都是過門不入。靠河吃飯就醬子靠啊?


當然不! 原來熱熱鬧鬧的杜塞道夫舊港休閒區,現在都只泊私人遊艇或是遊河的輪船,當然看不到任何大船的貨運作業。去年有個清晨,我想越過萊茵河左岸船行水道,往貨運港區碼頭跑,可是空照地圖上看來很近的距離,實際跑起來至少也有個5-6公里,大船沒看到半艘,野鴨子倒嚇飛了不少。那時才體會到當地政府花了20年整建成功,現在成了全萊茵河最亮眼的新港區 – Medienhafen - 只不過佔了原來港區的1/10! 誰說這個靠萊茵而發的河港,現在不靠萊茵了? 她可是商港和設計/媒體港 + 識貨的觀光客 –三頭地賺哩!


去年5月,頗具國際公信力的英國Mercer 2010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 公佈2010全球 [都會生活品質評比],德國有3個城市排進全球的前10名,而全球排名第6的杜賽道夫,已經超越第7名法蘭克福和第8的慕尼黑! 何止是居住生活品質,即便從我這個凡俗的觀光客角度看,杜塞道夫城裡城外值得玩賞的地方......三天絶對跑不完,住上一星期或許才夠味! 我看現代德國人的浪漫,似乎已經不再能從那一條王公貴族、城堡教堂堆砌的 romantische straße 裡去追尋囉!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老歐洲粉飾藝術的障眼手法(下)

前文所提的老歐洲粉飾藝術,17世紀從義大利流行到中歐,又從廟堂流入民間,再從屋裡流到屋外。雖然還是通稱作濕壁畫,但因為老闆經濟條件的差別,放畫的位置等等因素,使得這門工藝在技術,甚至藝術層次上還有不少變化。簡單的說,(濕)壁畫成了中歐那些嚮往古代帝王崇高,又羨慕京府廟堂華麗,但卻用不起真材實料,擺不起高檔雕刻的老闆粉飾門面的最佳方式。


沒錯 ! 歐洲(巴洛克)粉飾藝術 -姑且通稱為濕壁畫 - 的興起有點像現代人搞山寨版,本是搭虛配實,以假亂真,從比例、線條、色彩甚至光影裡,去虛擬世界,模仿自然。創造出真的也是假的,假的也終會成真。法文trompe-l'œil(騙你眼睛)可說是一針見血的說明。



諷刺的是,這套粉飾藝術也正好成了17世紀基督教基本教義派對抗基督教抗議派(Protestant)的宣傳工具。有錢有勢的教宗、主教,聘用最好的畫師,以最 高檔貨的濕壁畫為他們的教堂畫出最美的天堂景象。佈置教堂或是修道院穹頂的 trompe-l'œil 就像是16-7世紀手工製作的 « 好萊塢宣教片 » – 先用美色欺騙你的眼,再用聖經迷惑你的心。教堂濕壁畫,例如巴伐利亞維斯教堂-Wieskirche, 多瑙河畔梅爾克修道院-Benediktinerkloster Stift Melk 和布拉格小區 St. Nicolas等,被列入世界瑰寶(泛稱世界遺產),或許也為基督教排斥異己和貪得無厭的本質粉飾了些門面吧 !


倒是畫在外牆的粉飾畫,求美之外,在工法上得特別注重經的起日曬雨淋的耐久度。於是乎除了材料選用得考究,技術上也又加入了浮刻(relief)的技術,在抺一層深色灰泥後,再抺上一層淺色,並立即雕刮出圖案,使這種粉飾畫的線條更醒目,色彩也更保久 – 所謂的Sgraffiti(浮刮壁畫)於焉誕生,亦自成一格。這種波希米亞(捷克)最常見的粉飾藝術,因為看起來比Fresco簡單,表面也更粗糙,通常色彩也只用對比鮮明的上、下兩層,往往就被看過王宮、教堂高檔貨的觀光客所怱略。不過如果有機會去比較克隆洛夫(Cesky Krumlov)、泰爾奇(Telc) 或是亨利堡(Jindřichův Hradec)這些小鎮建築的外牆浮刮壁飾,和布拉格皇城裡貴族宮牆外的浮刮壁畫,或許也能玩味其中材料、技術,甚至地域性的(工匠)藝術創意趣味。

這些年我發現很多人談到這種粉飾藝術(灰泥彩繪)時,以義大利文fresco解釋,舉歐洲廟堂拱頂或宮廷壁飾為例,以為這門工藝源自義大利文藝復興

其實人類以礦石調配彩色顏料,在(天然)石壁或是洞穴穹頂以”唅水濕噴”技術作畫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推到1萬3千年。雖然還沒有用灰泥打底,但調色和描繪的手法,都已經有極成熟的發展。法國西南多敦涅河(Dordogne)谷地區的Lascaux 岩洞,可說是庇里牛斯山南北麓此類遺址中最出名的一個。

至於在石(牆)壁上先鋪上灰泥,再勾勒上色的濕壁畫,或是以濕壁畫搭配浮刻裝飾牆壁,我們在距今4-5千年前的埃及人、希臘人(Minoan,Cyclades)、艾楚斯坎人(Etruscan)和 早在猶太-基督(Judo-Christian)文明入侵美洲之前的墨西哥和中國古文明遺址裡也都看得到,而不論是技術發展或是藝術觀念,這些老文明的粉飾彩繪,可都不輸17世紀歐洲的[濕壁畫]喔!



看來看去,我看人啊! 造的機器越來越進步,可是這雙手呢,越來越笨了喔!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老歐洲粉飾門面的藝術(上)

老歐洲有一種粉飾裝潢的藝術,基本上就是在一層石灰泥上作畫,如果老闆財力夠,用好的材料,請高明的師傅在灰泥乾掉前打底,上色,把美麗的胴體和崇高的心靈畫在屋子裡欣賞,這就是通稱的濕壁畫

歐洲大小王宮或是教堂裡,這種Fresco 的藝術水準也反映了出錢老闆財勢和社會地位。西斯汀禮拜堂裡的 [舊約創世紀],楓丹白露王宮裡的 [神話英雄圖],和沃茲堡主教宮迎賓台階拱頂上的 [歐羅巴文明蓋世圖],堪稱舉世聞名的15-6世紀濕壁畫傑作。

不過走出宮廷、廟堂,在老歐洲,特別是中歐地區的鄉下,還有一種民間常用的粉飾藝術,在德國巴伐利亞和奧地利一帶叫作Lüftlmalerei,義大利叫Sgraffiti,法國叫 trompe-l'œil,基本上材料和技術和濕壁畫類似,但主要是放在門面、外牆上給別人看,所以用料、工法和濕壁畫也就有些差別。看慣了廟堂裡的高檔貨,這些門面的粉飾(德國人也稱作 Fassadenmalerei)在格局、技巧和色彩上,當然就會被比下去,往往也就沒那麼...吸睛。
不過廟堂裡出自大師手筆的高檔濕壁畫固然藝術,但所有的聲色之美,即使提高到哲學的層次,也終有膩人之時。這是我在欣賞文化創造的一種心得。再說中歐那些畫在外牆的粉飾藝術,雖說沒米蓋蘭傑羅或是拉斐爾那麼高的藝術水準,但是仍有許多它自成一格的迷人之處。


比如德國南部靠近奧地利邊界的Oberammagau。這個山裡的小鎮,從17世紀開始舉行 [聖經戲劇節-Passionsspiel – 一般稱作神劇],几百年下來竟也讓當地人發了神蹟財,鎮上各行業老闆也因而請得起工匠,在自家店面或住宅外面畫上了以聖蹟故事為主題的粉飾畫。德文 Lüftlmalerei - 字面有“空氣畫“的意思,據說是因為畫師要和空氣搶時間,在灰泥乾掉之前,把底色和輪廓畫出來而得名。

這些外牆粉飾的畫師應僱主的要求,憑自身的技術能力和就地取材的方式也為這種民間藝術創立了地域特色。像這Oberammagau 鎮上的畫就以宗教主題而出名,甚至連取材Hansel und Gretel童話故事,也要特別引用出警世勸善的道德諭意 :
圖一 : Lasst Mut und Hoffnung niemals sinken, so lange Gottes sternlein blinken.

(只要天星永爍,不要放棄勇氣和希望 !)


圖二 : Das Bosheit niemals siegen kann, sieht man hier diesem Bilde an.
(邪不勝正,有圖為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