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兩岸直航的風力交流

從小習慣了在台灣的山溪裏隨波逐流,我自認水性不差,但是和大海卻始終没培養出什麼親切感。陸戰隊的游泳管道和聯訓基地(風雨裏睡忠字號甲板,滿肺油煙地搭水鴨子搶乾、濕灘...)的日子,更強化了大海的兇惡印象。

赴法期間跟老法搭私人帆船到地中海和大西洋玩了几回,才重啓了我和大海的對話。
返台進了旅遊業,就一直想把那種同舟共濟,海上御風,下錨戲水,夜來觀星和蕩漾入眠的運動精神和樂趣體驗,也和台灣的年輕人分享,分享。可惜自己没操盤時,老闆對»推廣»什麼的都没興趣....
05年返法和當年出遊的船長Jean閒聊,提出把帆船和旅遊結合的想法,06年就引起一群竹科年青人熱情回響,一起到地中海體驗了一趟私人帆船之旅 ! 雖然礙於預算編列(吃喝、玩樂之外還要加一些kaka、poopoo的名牌 ! ) – 終没能把船開到海上開轟趴(隔天見了我找的法國操作手,咱美媚們其實都很後悔 !)。雖然晚上没在海上過夜,但也幸好有Jean幫忙,徵得Cap d’Agde帆船俱樂部同意,讓咱們三艘船泊港過夜,也算是過了船上良宵的癮。

07年歐元、油價一起狂漲,我還是試辦了一回,不料在預定出海那天卻遇上三級浪,連船邊都没搭上,還得自掏腰包貼夜泊費。

可是我老想不透,咱們台灣雖小,可有的是大海啊!

後來聽一位老漁船船長說,台灣四週海象太差,並不利遊艇或帆船活動。真的是醬子嗎?
我雖然不在行,也没那個條件投入帆船、遊艇的專業,但也仍抱著御風而行的無限憧影,每次看到歐美、紐澳年青人玩帆船,常是大風大浪,不知死活的樣子,咱們台灣總還是有些海域,有些季節,有些條件(現在台灣、青島都有帆船學校,又可兩岸直航...呵呵 !)...我想應該蠻有些可以吧 !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Joyeuses fêtes! Mes amours!

Shumei m'a retrouvé le livre de dessins l'autre jour et en a fait quelques copies par le scannneur. Et voila j'en profite pour faire mes meilleurs voeux à toutes mes familles - en France, aux Etats Unis, et à Taiwan!
淑梅幫我掃描了几張我少年時在法國農莊的素描。這幅描的是我上課前和下課後的工作之一:養雞養鴨和種菜等等雜工。素描左下方那種白鐵做的[餵水桶]現在恐怕都看不到了。很簡單的構造,也不用電,一桶水可以隨著雞、鴨飲用,自動受大氣壓力滲出,一天加個兩、三回即可。唯一的問題是冬天碰上寒流時會結冰,我就得隨時得打熱水給那些雞子鴨孫。没弄清楚那凍了一晚的水桶會咬人,剛開始,好几次早晨換水時,那[餵水桶]差點没把我手指尖黏下一層皮...
喜逢洋年新春,這幅"寒天打水,點滴心頭"的素描,就用來向我散居三洲的家人賀節吧!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加州的萬里長城 -1

根據1852年舊金山移民史記載,當年6萬7千移民裏,華人佔了2萬。到了1870年,加州華人已經超過6萬人。由於被白人佔據的金礦場對華人和墨西哥人設限,很多拋妻棄子,漂洋過海想要發財的華人根本没趕上淘金熱,卻趕上了美國政府”西進政策”的重大建設:
州際鐵路(Trans-continental)和太平洋鐵路(包括加拿大境內)開工,這些為了活命的華工,只好接受了1天1塊錢的極低工資,無意中成了美國積極擴展領土,驅逐墨西哥勢力的開國”功臣”!

觀光客旅遊加州或許聽過這段”華人骨頭鋪成的州際鐵路”歷史,可是大部份的人,甚至帶團的領隊可能不知道,在這金礦和鐵路之間,19世紀的加州華人還修了許多被老一輩白人稱做”little great wall –小長城”的牧場圍牆。當初那些佔地為王的白人牧場老闆僱用華工清理滿地的石頭,以利牧草生長,再用這些清出來的石頭沿山修砌出一米高的矮牆,既為圈養牛羊,也用以圍出私人牧場的邊界。

我第一次看到那些石頭牆是在春天,藍天下滿山的青翠,牛群點點,那些爬在山坡上的石牆讓我想到蘇格蘭或是愛爾蘭的鄉下…
“Their grand dads must have come from Ireland – 他們阿祖一定是愛爾蘭人!” 我跟馬場的老喬治說,還想也吹一吹我在蘇格蘭勇鬥長毛牛的故事….”Well, 喬治回我:” I don’t know about that, but I’m pretty damn sure their grand dads knew about those missing Chinese workers!”(他們祖先是哪來的我不知道,不過我倒可以確定他們阿祖一定知道那批”失踨的華工)。

其實喬治不是唯一跟我們提到那批”missing Chinese workers”的人,在foothill那一帶生活了好几代的John, Paul and Mary 一起喝酒,開始幹譙布希,開使懷念good ole days,開始歌詠印地安人,開始為白人道歉時,都會提到……everybody knew that! Those guys did NOT just disappear! They were poisoned and dumped into the ditches dug out by ‘em poor selves! (大家都知道啊! 那些老中是被毒死的啦!然後被丟到他們自己挖的溝裏啦! 可憐噢!)

……(欲知那些華工下落,請看下回blog! – 有個鬼藝思噢!)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吃吃喝喝的文藝復興

如果只是從Rinascimento (英文Renaissance, 中譯 –文藝復興)的繪畫去看這個號稱是恢復中華...oop,抱歉,恢復希臘古典精神的 »運動 »,其實會有蠻大的矛盾的。這個十九世紀才開始 »流行 »的名詞,當然有十九世紀的偏見。我的意思是 :一 »Renascimento »這個詞兒不是16世紀(文藝復興當代)的詞兒, »恢復 »什麼也並不是佛羅倫斯、費拉拉、帕都瓦....那些王卿貴族的本意。其二呢,這詞兒只有中譯 »文藝復興 »點出了16世紀義大利 »上層社會 »對藝術創造的競逐和結果。
Renaissance (原詞只有 »再生 »的意思)既没恢復希臘的民主城邦,也没恢復希臘的 »萬物有神 »,甚至也沒真正恢復希臘的窮理致知! 但是文藝復興終就是透過建築、繪畫、雕刻、音樂和詩歌,把歐洲的貴族從基督教一千年的 »白色恐怖 »裏解放了出來。比如米開蘭基羅為教皇在西斯汀禮拜堂畫的[創世紀],或是達芬奇為斯佛札大公在聖恩教堂畫的[最後的晚餐],主題都是聖經的典故,彰顯的當然還是基督教的神學思想和道德標準。而希臘古典時期賢哲的 »宇宙 »觀,顯然要比文藝復興時期寬廣的多;希臘古典時代對 »人本 »追求也比基督教的 »文藝復興 »更多元而崇高許多 !
從北義大利宮廷發展出的 »Renaissance »,本質上是 »富而好禮 »的上層社會(教會、貴族、富商)公開對五音、五味和五色的競逐和炫耀,但在實踐中,也真正地把歐洲中世紀民間俗文化,發展,提升成更有系統的 »精緻文化 »。我特別強調 »Renaissance只是上層社會競逐和發展的 »享樂權 »,是因為中世紀 »下層社會 »(農民、工匠等)物質條件或許不高,但是聲、色、犬、馬的生活和(俗)文化創造,尤其是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不但從來没有停擺,反而更因為在沒有國界 – 没有政治 – 限制的歐洲得以世代相傳,相互交流,充分累積,終於成為日後(上層社會)的所謂 »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浪漫時期 »的歐洲 »精緻文化 »,提供了深厚而豐富的養分。
旅遊一趟義大利,除了看得到的 »文藝復興 »,有机會也別放過聽得到的文藝復興。比如在佛羅倫斯的波蓋澤宅院,就有對觀光客安排的 »文藝音樂宴 »。對美食和音樂演奏標準要求高的人,當然會覺得餐食和演奏水準普普,或因餐後的 »文藝復興團康 »活動,而覺得低俗。我多次安排團體前往,倒覺得那是個重新發現歐洲複音器樂演奏 (poly-phony)之初,和體驗 »文藝復興 »後宮生活的好節目,至少比看我這文章清楚,輕鬆,歡樂許多。

在我的小小音樂館藏裏,有一張Hamonia Mundi 2001年為英國 The Orlando Consort 聲樂團
http://www.orlandoconsort.com/ 發行,名為 »Manger, Boire & Chanter »(吃,喝 和 唱)的光碟,蒐集了歐洲文藝復興時代法、英、義、西、德等地的 »飲宴歌曲 »。雖說是吃吃喝喝的文藝復興樂曲,但都是沒有伴奏的清唱,和Monteverdi的牧歌(Madrigals)很像。那CD做成一本精裝書的樣子,封面放的是老布傑爾(Peter the Elder Brughel)的 »鄉村婚宴 »(維也納國家美術館),還附了5國語文的歌詞及一些(我看)中世紀的插畫。不過....呵呵,我没那麼文藝復興,吃飯的時候聽這些清唱歌曲,我還真的吃不下。倒是偶爾突發對中世紀(或是文藝復興)思古之幽情,邊聽邊音樂邊翻書....和字典,學學古英、法、西、義...語......倒下來就很容易文藝不興,在夢裏追逐義大利後宮裏的聲色犬馬.....。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義大利 Cinque Terre 的佳節色彩

小時候過年(那時候過年就只過農曆年,還不興過洋年!),娘除了忙冬藏的各種臘味,貼門聯、吉祥符和剪紙(也都是娘自己親手剪)等等,院子裏也一定會擺上几盆菊花和”蟹爪蘭”。菊花都是每年買,因為一過完年,怎麼照顧還是撐不到第一次期考。我記得是因為有一回期考完,把考零分的數學試卷和几那几株枯萎的菊花一起埋在茶花的根旁,嘿,没想到那年該茶花開花的時候,她居然也都掛了鴨蛋….數學啊! 數學! 苦了我也害了花! 只是我考鴨蛋屁股和大腿後面得挨老師好几條藤鞭,那茶花不開,卻能贏得老娘更多的雞蛋....殼的加菜!

美國人把蟹爪蘭叫[喜慶蘭](Holiday Cacti-直譯應為[佳節仙人掌],或是Thanksgiving Cacti-感恩節蘭、Christmas Cacti聖誕蘭],名稱雖不同,但顯然也都取其花團錦簇,鮮美艷麗,正好做為一年一度的最佳應景裝飾。

印象裏蟹爪蘭並不難養,因為老爸並不是每年買,小小的院子各角落,老藤枯節地掛了一年,到了春節前後又都會綻放出嬌嫩、鮮紅的花朵。
有的開在牆頭蛇木板上,有得鑽在破瓦之間,但總有一、兩盆開得最火旺,就被掛在門口晾衣服的竹竿上,像是兩大掛琉璃珠編的燈籠,向鄰居炫耀,咱們這家就是不圍牆;没電視,没新衣….年也照樣過的光鮮光鮮!

照片上這兩把”喜慶蘭”是在義大利西北邊”Cinqueterre -五漁村”那兒照的。
五月的初夏,早就過了歐美的傳統佳節,但是我們不想只是遠遠地在那個太商業化的 Strada dell’’Amore(情愛之路)拍一張無厘頭的照,所以在南北漁村住了3晚,海上遊船,村間火車,漫遊Portovenere 後山的森林小徑。少了大批的觀光客,森林的寧靜之間,反而充滿了令人驚艷的野趣。沿山徑一路欣賞松林、海景,然後在高掛著喜慶蘭的椰樹下,細細品嚐旦丁、佩托拉克都作詩讚美的當地白酒- Vernaccia della Cinqueterre…..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低三下四的技術

上回講 »低三下四 »面對自然,講的是一種心態,一種好像很高尚,其實只是站在觀光客角度,有求於大自然 – 想多看啊 – 的一種心裏準備。生態旅遊還是旅遊嘛 !對鳥獸之名的知識,或是爭奇鬥艷的美,總是有所期待,所以也不會想空入寶山,一無所穫吧!

今天咱們就把陸緯 »低三下四以入山林 »的賞鳥原則從技術層面說明一下,也是為任何 第一次要參加»生態旅遊 »的人做個簡單的行前說明 !
所謂 »低三 »第一是姿勢要低,第二是聲音要低(順便要感謝尤龍生幫我把照相机發出的特效聲消調 !),第三呢 ? 拿望遠鏡時,兩肘要低,就是雙肘要往腰部夾緊,一方面穩定鏡頭,另一方面也是可以縮小身形,避免干擾到旁人。最後這一點雖是細節,但在實際的"團體賞鳥"情況下,是蠻重要的 !

« 下四 »指得是一 »心要靜得下 »,心不靜,神不能專,耳雖聰,目也難明.... 不容易噢 ! 我看現在的都市人,待在電視和電腦前面可以 « 譬如厚石,風不能移 »,因為螢光幕裏有聲有色。但進了大自然,是否也能如佛陀’ »智者 調身»,可得看個人能否先靜心喲。

二 »氣要沉得下 »(特別是發現,鎖定目標,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 !)

三 »手要放得下 »,這點有些多餘,因為咱們已經不是 »漁獵 »時代的人了,不至於看到什麼都想往嘴巴裏放。不過今年四月我在大陸一個山林景區裏,一段比較没人的林道旁發現一對松雞,正舉鏡頭想搶拍几張,同時也引起了几位當地遊客湊過來瞧,嘿 !馬上就聽到有人說 »喲 !這東西燉起來好... ! »,完全不是開玩笑的口氣,嚇得那一對松雞一溜煙地往林子裏鑽.....。
斯里蘭卡,特別是在鄉下,人、鳥無爭的景象,隨時可見。雖說當地人並不一定是為了要(像我們凡俗般的)賞鳥,但我還是覺得多少反映出他們 »生活佛教 »的實踐,要比蓋那金殿銀壇去供佛誠敬多了 ! 我真的是這樣子想 !

賞島 »低三下四 »的最後一項是最技術性的一項 - »名字要記得下 » !這是孔老夫子的教誨,雖然,他老人家不是為了賞鳥,而是為了讀詩。我只想說,和喝葡萄酒或是喝茶一樣,賞鳥也是一種官能的享受,但是如果這些官能享受也有可能是一種 »外觀內省 »的自我發現 ,可能....算了 !不要講的太那個,反正在入門的階段若能隨手翻書,立即對照,就會點滴累積,逐漸擴大,終就可以把一場感官的享受,提升到更長久的美感和更廣大的觀照......Travel in Art 的意思啦!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的藝術

十多年前帶團去肯亞的 »樹頂旅館 »,那個最早的Treetop,也就是伊莉莎白1952年 接獲電報»繼承 »喬治第六王位的旅館。旅館並不是真的在樹頂,而是高高地架在國家公園裏的一個大水池旁,一入夜,各種動物會聚過來喝水,旅館的室內(有大玻璃窗的咖啡廳)和屋頂觀測台,就成了觀察動物的最佳場所。
荷槍實彈的公園嚮導帶領大家徒步到旅館前都會把入住須知先講清楚,除了安全規定,比如說不能夜裏自己溜下來尿尿...等,還特別要大家在旅館各角落都要隨時輕聲細語 - whisper 的說話。Whisper, you know, 就是聲帶不振動,只有氣音出來那樣地說話。為了明確轉答這個要求,我翻譯時也學嚮導whisper三遍 :就像醬子說話噢 ! 卻惹來團員一陣嬉笑 !我們那一團30多人,雖然仍不是那晚房客的多數,但也佔掉了旅館50間房的1/3,是當晚最大的一個觀光團體。不只是人多為大,尤其是聲音最大 !從晚餐前的 » 夕陽點心 »觀測時間開始,到晚餐之後的夜間觀測,整個樹頂旅館就成了台語廣播站 !大伙顧著拿點心,喝飲料,東南西北的扯淡,就是没有人能坐得住,遑論靜下來賞賞景,看看書...。對啦 !旅館四週哪有什麼 »風景 » ?可是大家都拿著望遠鏡在等,就不是為了 »一般的 »風景啊 ! 没看到人家對我們白眼嗎 ? 没聽到人家在問服務生 »where are they from ? »嗎 ? 這間樹頂旅館最早原是英國皇家學院的觀測站,至今維持著每天紀錄動物活動的傳統。嚮導也特別要我翻譯給大家知道,我們到的前一晚有几隻大象,几隻水牛,羚羊、疣豬、花豹、麝香貓....。 »咁有 ? » »啊今那啥嘛攏嘸 ? »......有啊 !我心想 !有我們這一群台灣人啊 !

我們那回在樹頂旅館還真的締造了紀錄 – 整個晚上除了2隻麝香貓在晚餐後爬上觀景台 - 因為服務生丟了些水果 –讓老外驚艷一下,真的硬是 »啥嘛攏嘸 ! »
不只是整晚 觀測»掛蛋 »,隔天一大早,天都没亮,咱們台灣團已經在屋頂觀測台做起團體健康操啦 ! 還不是whisper 的做,反正 »這就啥嘛攏嘸啊 ! »
十多年了,以為忘了......不料上個月臨時起意在外雙溪川瀨睡了一晚,没算到是個週末,碰上几個扶輪社的團體在那辦活動,卡拉OK從下午開唱到凌晨2點,滿山滿谷的歡樂.......他們開懷了一夜,我倆也開眼結舌了一夜 !

這些照片是我在斯里蘭卡帶團的紀錄,只能算紀錄,因為離賞鳥專家的專業攝影差一大截! 但是能抓住這些生命的彩色,還是因為從小在台灣的山林裏野慣了,知道面對大自然,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的道理....或是本性的還原? 下回親山近水....噓! 試試唄!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義大利 Umbria 好色!

位在羅馬東北方的Umbria省,除了阿西西的聖方濟教堂,一般觀光團體比較少安排前往。少了團體觀光客,Umbria小城小鎮的百年安靜和閒適反而得以保留,倒也成了我們這些喜歡 »散形 »漫遊的最愛。

其實Umbria的艾楚斯坎文明(Etruria 為名詞,Etruscan是英文拼法的形容詞)要比羅馬帝國還早好久百年 ! 是他們先把希臘宗教、建築、藝術及文字(之後發展成Latin)引入義大利這塊土地上的,歷史上紀載他們幫羅馬人打過迦太基,抵抗強大的 »漢尼拔 »的大軍,曾經是羅馬的盟邦。
我在羅馬(villa Giullia博物館) 和Volterra小鎮等地看過不少艾楚斯坎的文物,從精美的濕壁畫、石刻和黃金、青銅等飾物,不難看出他們曾經輝煌過的文明 ! 不過没看到很好的兵器 ! 艾楚斯坎終究敵不過以軍事崛起的羅馬,到奧古斯都時代,几乎已被佔領,破壞,消滅殆盡 ! 只有在Umbria 的省會Perugia ,可以看到2個高大厚實,距今2千多年的艾楚斯坎城門,算是為他們的軍事防禦做個見證。

羅馬人在Umbria一帶的建設不多,完整保留下來的更少,所以對古蹟和教堂過敏的人,若不去阿西西的聖芳濟教堂,在這一帶的山頭小鎮(如Spoleto, Trevi, Todi等)的酒館、油鋪(橄欖)和餐廳裏,動口實踐 Travel in art,才能真正體會有»義大利綠色心臟 »美名的Umbria。

如果預算夠,一定不能錯過的當然就是過去十年內異軍突起,卻已響譽國際酒壇,以當地特有種Sagrantino 所釀出的Montefalco葡萄酒囉 !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偶的心留在愛琴海...

這2幅”圍獵”圖是德國考古學家史利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76年在佩羅奔尼薩(Peloponnese)半島的山頭小村泰琳薩 –Τίρυνθα 的古王宮遺址裏發現的。但是現在欣賞這幅濕壁畫(和其他許多古希臘精美的藝術創作),不必跑那麼遠,只要花個門票錢,到雅典[考古學博物館]裏就可以上下七千年,飽覽古希臘文明的山珍海味!
關於泰琳薩這個距今3千多年的小王國,我們至少有3方面的資料可查,其一是考古學家從遺址裏發現的文物,其二是荷馬的史詩(提到城牆高聳,古名Τίρυνς的王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典籍,就是西元二世紀,羅馬帝國時期的”旅遊家”保薩尼亞斯(Pausanias)所寫的”希臘見聞錄”。只是Pausanias雖到過泰琳薩,但當時那裏已是一片漫草荒煙,恐怕連古王國宮門在哪他都没搞清楚。
現代的考古學家推算出距今7千年前,泰琳薩已有人居,而王國的形成則和整個麥錫尼文明息息相關,所以也是在西元前1400-1200之間達到盛世。遺址裏雖然没有找到代表麥錫尼文明高峰的黃金面罩(雅典[考古學博物館]有展示),但是從這些宮牆壁畫所需的特殊用料和技術,我們也可以想像當時(貴族)生活的優沃。

每次到希臘各地逛博物館,從山上的岱爾菲到海裏的聖托里尼,最令大家感動的就是古希臘文明豐富而多樣的藝術創造! 泰琳薩這些濕壁畫的寫實主題,大膽的用色和流暢而活潑的線條,顯然受到愛琴海文明影響,表現出工匠熟練的繪畫技巧和獨特的美學觀點,我的感覺是,好像比後來的[希臘古典時期]還……”現代”!
趴在驢影、驢糞裏的現代狗狗不用打獵,不用駝人,不用做驢做馬或是...travel in art...它也說: I left my heart in Aegean SHIT! (偶的心留在愛琴海...驢屎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