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帝王比遠不比大!

帝王蝶- Monarch Butterfly並不是最大的蝴蝶,根據我在維基百科上查的資料,1874年美國昆蟲學家Samuel H. Scudder (1837-1011)以 »帝王 »來給這種蝴蝶命名時,可能是為了紀念開啓漢諾威王朝的英國國王威廉三世(1650-1702)。


Scudder 寫了好几本關於北美洲蝴蝶的書,我一本也没讀過,所以一不懂蝴蝶,二無法證明他用Monarch給這種小蝴蝶命名時,想到的是那位比他早了100多年的威廉或是再晚一點的喬治 ? 不過我們回頭看一下北美的殖民史,或許就能有所串聯。因為17世紀初能夠和法國路易十四對抗的人不多,威廉三世可以說是深謀遠慮而又敢作敢為,聯合了北德諸君來對抗太陽王路易十四,為英國和北歐 »抗爭教派 »(Protestant)諸國壯大勢力,累積了英國能夠後來居上的實力。果然其後的喬治三世不但在七年宗教戰爭(1756-1763)中能打敗法、西天主教國家,粉碎法國人稱霸歐洲的美夢;更奪下了北美洲 »新法蘭西-Nouvelle France »的大片土地,而成為新世界的終極帝王。Scudder 雖然出生在已經獨立的美國,但或許是他飲水思源,真心要感謝那些幫美國人把法國人趕走的英國國王(be it bloody William or bloody George) ,或者,他心向祖國,覺得還是保留個有國王Monarch更好吧!

不管這個名稱是否和國王有關,帝王斑蝶的確是有在蝴蝶中稱帝稱王的兩項條件 : 超強的存活能力和超長的遷徙距離。前者是向大生命搶時間,後者是和大自然要空間,小小蝴蝶有如此氣魄和能力,帝王之名,當之也無愧啦 !


咱們在台灣看那紫斑蝶的遷徙,只憑那對弱不禁風的小薄翅,要克服那麼多大自然的障礙,要閃躲那麼多人為的險阻,就已經為之驚嘆。北美洲的帝王斑蝶只比台灣紫斑蝶略大些,但是它遷徙的距離卻是台灣紫斑蝶的十几倍,其間的地形障礙和險阻,加上如今越來越極端的氣候變化,小帝王蝶的冒死求生之旅,真的不是咱們在坐在家裏看National Geographic 專題報導所能體會得到的。


不敢和大自然爭時間和空間,也没有要在人類的世界裏稱帝稱王,我們上回是搭了飛机飛過太平洋,直接到了帝王蝶在墨西哥過冬的家,除了墨西哥簽證(學老美 ?)也要本人親往面談之外,全程談不上什麼障礙和險阻。倒是黃道吉日抓得準,成千上萬的Mariposa Monarca 或在艷陽下滿天飛舞,在盛開的花朵中吸蜜;或是前呼後擁地在溪畔飲取礦泉,或又隨著逐漸下降的氣溫,翩然返回高高在上的枝頭,成股成串地依偎在一起,準備渡過另一個海拔三千多公尺的Sierra 寒夜。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Let's pray and tour together!

About 15 years ago when I started to work as tour leader for Taiwanese tourists to Europe, we had almost all the Duomos, Cathedrals and Doms of the big cities included in our programs. Not that Taiwanese were all devoted Christians and even less were they interested in religious art, to my understanding, they went to big churches simply because those cathedrals were the most easily recognizable building in towns and it was technically practical and safe for the tour leaders to find them, do the guiding job and then goad the groups into the commissionable shops or next town. Some of my clients were so “traumatized” by these MUST-SEEs in Europe that over the years I had to promise some of them not to include any church visit in my program to get them back to my travelling herds.

Things have changed a lot since. Following Taiwanese steps on all fronts and in all directions, Chinese tourists, and hoards of them, are taking the lead in visiting big churches and shopping in those designated shops thru out Europe. I really wonder what Karl Marx and Mao would have to say about this if they could make a joint apparition in the ceremony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liberation” of China in October.


I still take my groups to churches, mosques and temples whenever I have the chance to do so. And I’m glad to see that my clients from Taiwan are now much better informed on cultures and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nd can really appreciate church (or mosque) visits, not necessarily from any religious point of view but those of the history, architecture, visual art and music of different peoples from different time/space of our common world. Most of them now agree with me that Church visits can be instructive and fun, and that tourism, spiritual and noble.


As a so called “atheist” myself, I’m always deeply moved by hymn concerts or choir singing in a Christian church and the call for prayers or chants of Koran from a Mosque, and I know that most of my atheist fellow travelers feel the same as I do. People might think that we are still attached to the sensual pleasure of these religious activities but I think we are simply more humble and thus much more tolerant vis-à-vis of religions than many devoted Christians or Islamists.


Atheist or not, I shall continue to show and share the beauty of all religions of the world with my clients and hopefully, make some revelations to other leaders, tourist and political, on the true beauty of tourism.


Written by Lu Wei in Taipei after hearing the news on Iranian president’s speech in Geneva yesterday.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雲南麗江的彩虹(6-6)

« ....街上的生意人會停下買賣欣賞一叢玫瑰,或是望著清澈的小溪發呆。田裏的農夫會暫時放下活,遙望變化無常的雪山臉色,市集上的人們則抬頭凝視一群大雁振翅飛過。忙碌的白族木匠會把鋸子和斧頭擺下來,站在來討論如何分辨鳥叫。鶴髮童顏的老頭兒拎著釣竿,邊說邊笑,健步如飛地下山釣魚去了.... » 這是俄國人顧彼得(Peter Goullart)對1940年代麗江古城生活的簡單描述。


現在的麗江,此情 此景當然已成追憶。這個東方的威尼斯,現在白天是滿街瞎逛的遊客,入了夜更是街頭巷尾的比擴音器功率,整個四方街、東大街和新華簡直街吵翻了天,全世界大城市裏跑了那麼多,我從没見識過這樣破壞性的 »噪音 »污染 ! 兩家據說是今年三月才拿到許可的Disco,從入夜到晚上10點多,居然可以用震天的電子搖滾樂向整個麗江壩子的夜空爆放,我那晚在他們咚咚的干擾中聽完了納西古樂,尋音找到那兒,看到舞台上閃電般的燈光,聽到DJ煽情的吶喊,真是氣壞了 ! 國罵台罵地自己發了頓脾氣,又擋下從東大街走過的武警,問那帶隊的這上級怎麼管不了啊 ! 我忍住了那句 “馬的共產黨怎麼連這幫子小鬼都管不了啦 ! ”,只說醬子搞下去,麗江會給搞跨呀 !


錯,几百年來麗江一直就是個人來人往的地方;几百年來麗江的街頭和田野之間就是充滿了各民族的買賣吆喝和熱情歌聲;几百年來進了麗江古城或許就是來等潘金妹,來會阿黑哥的,但是...


但是... « 有本事不要用擴音器 ! » « 有本事不要用擴音器 ! » 馬的有本事就不要用擴音器 !


麗江有上級領導嗎 ? 給個說法啊 ! 不然就學著點,所有的文明都市都是把這些叛逆的電子,火熱的情素都給趕到城外,關到地下去啊! 咱們不求 【已成追憶 】的麗江,但是至少還能永遠保住一點麗江的迷人...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雲南麗江的彩虹(6-5)

雖然麗江已經極度觀光商業化,但是真的對文化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在麗江得到相當大的滿足。比如說在古城裏的木氏土司府,雖然在文革期間遭受到極大的破壞,但是近年在聯合國贊助下,以傳統工法重修起來,仍然是一個集漢族廟堂建築、木構工程、園林美學和納西宗教信仰、木雕藝術和彩色裝飾藝術之大成的一個經典文化 【博物館 】。

麗江木氏本是納西三大家族 :禾氏、梅氏、尤氏之中,土地和人口勢力最小的尤氏,但是因為地理位置居中,雖能偏安一方,但在漢、藏兩大強鄰相爭之間,也學到了多面討好,見風轉舵的生存之道。遊覽木氏土司府,除了著名的【天雨流芳】牌樓家訓(正好和納西語 【讀書去吧 !】諧音)之外,在亭台之間的裝飾繪畫之中,也常看到強調 【有容乃大 】的警語,充分反映出木氏家族在元、明、清三朝的數百年之間,對於【居低望高,倚大圖強】生存之道的奉行和實踐。

照顧彼德(Peter Goullart)在 【被遺忘的國度】一書裏的描述,木氏土司經過雍正年間厲行的[改土歸流]政策,到了民國初年就已經完全没落了。土司府大部分已人去樓空,只有一部分廳堂被改為國民小學教室,繼續著清雍正以後制度化的 »漢化»政策。可是許多土司後代早已散居各地,甚至流落街頭。他因為工作需要,僱用了一位木氏家族的公子哥,這位老兄雖然是個鴉片鬼,但也是他在麗江唯一能找到書生,一天上半天班,就能幫他處理許多事務。這件事雖然說明了木氏家族詩禮傳家的百年家風,但不也證明了1940年代,一般的小老百姓可不需要,也不稀罕你漢民族的什麼教化 !
木氏土司府的格局據說是仿明代北京紫禁城而建,從正門的忠義牌坊開始,第一進外面原來的擬護城河,現已被導到人口外面的小溪,進了大門沿中軸線直走,地勢漸高,走過三大殿,就開始拾級而上,步步高陞,其間經玉音樓(私人劇院)、萬卷樓(圖書館)等,即達可以俯視全城的觀景台。

木氏土司府有自己的導遊(所以團體地陪也派不上用場),但總是受限於時間,儘管和各廳堂相關的歷史背景都講的很清楚,但是想要暸解和欣賞更細一點的東西,就仍有遺珠之憾。

比如我很想知道那些木工雕刻和彩繪裝飾之間有多少納西(宗教)藝術傳統,還有園林裏有多少植物是原生植物等等,就得下回再去探討 – 或是有高人可以網路指點一番 ?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雲南麗江的彩虹(6-4)

提到中國大陸的旅遊消費,有些人還留在廿年前落後中國的刻板印象裏,殊不知中國過去數十年高度發展的基礎建設和水漲船高的觀光消費物價已經超越台灣許多。也不用不服氣,搞國家建設,他們那一套 【具共產黨特色的資本主義 】,真他馬列地比台灣強 ! 而且不只是硬體,從大陸海關、机場和旅館等各方面,凡是面對觀光客的第一線作業,中國大陸的人員效率和親和力,也都不輸台灣,遠超過所有亞、美、非洲的 【開發中國家 】,甚至超過效率不彰,入境仍要填一堆表格,還經常擺個惡臉美國佬 !


就以吃飯來說吧 ! 很多人以為大陸可以几塊錢,几毛錢的算,就以為大陸的吃住還可以很便宜。也没錯,如果你願意像我那樣親民的話。比如說前年去山東,有天為了找新華書局誤了晚餐,就順路在黃昏市場買了3張現做現烤,大約巴掌大,姆指厚的餅,再包一根大葱,只花了1塊錢人民幣。夠便宜 吧 ! 只是後來為了配几隻蠍子(客人不敢吃,包了一包給我),結果在旅館叫的一瓶啤酒卻花了我5塊錢。厚 ! 那炸的酥脆的蠍子加上3張泡了啤酒和大葱的餅....還真的讓我發了一晚的熱 !


這回去大理,為了親近勞動人民,解放觀光思想,我特別避開觀光客逛的大街,在一家只有三張桌的子小店裏叫了1籠包子(10個),1瓶大理啤酒之後,又好奇這家掛著北平館招牌的小店也做雲南小吃 【過橋米線】,那年輕的老板還說他做的米線比大飯店的還地道,我就忍不住又給他拼了一碗。厚 ! 宰相算什麼 ! 肚裏只不過撐條船,我那天肚子可是撐了滿載肉包的船,蕩漾著點蒼山清泉釀製的啤酒,還硬是搭了一座跨天拱橋....


那麼個撐法,當然把晚餐的食慾也都給撐没了 ! 如此一算下來,我那1頓2餐,有吃有喝還兼看電視,也只花了14塊人民幣(大約85塊台幣),夠便宜吧 !


如此自由自在,省錢又原味 – 口感的和在地生活的原味,不是很好嗎 ? 問題是,偶一個人可以,團體旅遊能醬子搞嗎 ?


歪哪特 ? 我是說why not ? 台灣團體遊大陸,真的要跳出餐飲全包的框框,特別是在大理、麗江這些有行人徒步區,到處有的吃,菜單標示清楚的地方,連言語不通的老外都可以自己點菜,咱台胞是怎樣?用餐的自主權都不要爭取,還爭個什麼WTO,WXO,WCO... ? 免驚啦 !
那些山東、山西、湖南、湖北來的人客,國語不會講的比偶們好啦 !


也不要以為拿回了團體旅遊的飲食自主權就是放棄衛生要求和消費安全,因為至少在旅遊火紅的地方,這兩項都絶不是問題。尤其是那些稍具規模,又有景觀地利的餐廳,都得按規矩來,一樣照單收費,一樣要開發票,而且還特別怕 【投訴 】。像我這回在大理和麗江自己安排的几餐團體餐,不但可以因地制宜,自己挑房間,選景觀,點鮮美,談價錢之外,最主要的是省下了集合,拉車,配合當地旅行社用餐的時間,免除了和一堆團體比菜單,比熱鬧的精神,可以輕鬆用餐,其至也能欣賞非團康性的即興民歌演唱....


像在麗江這樣,窗外柳枝戲水,晚風送涼,桌上有小菜,有粑粑,有米線,有木瓜魚,有燉土雞...還配上清香帶酸的 【蘇里瑪酒 】;席間還加入彝族阿鄭彈唱自己作詞,譜曲的民歌....




這樣的自主團體餐要多少錢呢 ?


酒錢扣掉(餐廳裏一瓶120人民幣),平均一個人剛好50塊人民幣....和北京比起來,俗啊 !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雲南麗江的彩虹(6-3)

旅遊,特別是團體旅遊,為維持氣氛和諧,基本上大家不談政治。没料到一場納西古樂聽下來,宣科老先生的几段打諢說笑,左批流行音樂(如周杰倫)的膚淺,右評共產黨以 【人民 】兩字哄騙中國人,搞了几十年鬥爭,把中國几千年的傳統藝術毀了不說,連一個社會的基本價值觀都連根刨起來,丟了 !


老先生說他給共產黨關了21年(1957-1978),没給鬥死,今天能活到八十,也該說真話了 !


可是我覺得他說的還很含蓄,只說大家知道57年咱們中國發生了些事...,連 【打倒右派 】或是當年中共黨中央直接下令推動的 【勞改】都没敢提。他也没說當年和他一起被送去勞改的中國知識分子超過三百五十萬人 ! 那可是在官方的文化大革命 【正式 】開打之前十年耶 !

今年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六十週年慶,中共中央電視台也加緊為毛澤東鍍金,為他吃裏扒外,一心奪權,喪心變態地否定傳統,毀滅文明的惡行脫罪。相關的史料終有公開的一天,歷史也必然給偉大的中國人民一個交待,我在這只小舉一例,讓中國人認清毛澤東為什麼得為中國傳統戲曲(和文化)的浩劫 負最大的責任!

以下這几段話是毛澤東1947年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對晉綏平劇院演出隊的講話 :
« ......你們平劇院接受舊的藝術,還要創造新的藝術。舊的藝術是有缺點的,尤其是它的內容,我看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歷史本來不是帝王將相創造的,而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可是在舊戲中,比如孔明一出場就神氣十足壓倒一切,似乎世界就是他們的,勞動人民不過是跑龍套的。世界上本來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工人、農民,我們住的房子,都是他們雙手蓋起來的,土豪劣紳連個柱子都搬不動,可是許多的舊戲卻把勞動人民表現成小丑。當然,舊戲中也有些劇本是好的,如《打漁殺家》之類......

......平劇把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寫成一個世界,窮人就不算數。平劇的形式目前我們不忙改,只挑出若干需要修改的戲,首先從內容著手改造。過去在延安改造了兩個戲,一個是《逼上梁山》,一個是《三打祝家莊》,缺點就是太長了。有些舊戲我看寫的還很精練。希望你們大膽地進行藝術創造,將來奪取大城市後還要改造更多的舊戲。《惡虎村》這出戲應該把黃天霸改寫成特務。按照馬列主義的觀點,國家組織第一是軍隊,沒有軍隊就沒有力量,第二是政府。蔣介石的政府是壓迫人民的,我們的政府是壓制惡霸、土豪劣紳的。至於我們有個別幹部欺壓老百姓,也要根據老百姓的意見對他進行制裁,因為他是人民的罪人。
  平劇在中國有很多人搞,國民黨統治區那裡有一攤子。我們這些同志在政治上提高了,將來到了大城市,要把那些舊的戲劇團體接收過來,去領導他們。如果單靠演舊戲,我們自然演不過他們。如果在政治上不提高,那我們就領導不了他們。 »
(中央檔案館保存的講話記錄稿刊印)。

57年入獄的宣科應該同意我,文化大革命不是66年才開始的,甚至勞改肅反也不是57年開始的,所有那些個變態的流血鬥爭和 « 文化革命 »早就在毛澤東開口馬列,閉口人民的40年代就開始了...

麗江的納西古樂令人陶醉,不過由宣科撥弄出個人和國家苦難的絃外之音,不知是否讓台下(或有)追隨毛澤東一輩子的觀眾,有更深刻的感動 ?

雲南麗江的彩虹(6-2)

這回去了麗江才發現自己對納西古樂和宣科的後知後覺,加上在大理同意地陪推銷她們大理的 【蝴蝶夢】,大家去看了反應卻不怎麼樣,雖然佣金一毛也没拿,自己卻心虛了(關於過去几十年來台灣/大陸的旅遊操作,我也得另文說明),以至於在麗江住了2晚,只口頭提了一下,卻没堅持把大家拉去欣賞納西古樂,之後實在有些後悔,現在只好亡羊補牢地建議去麗江旅遊的人,千萬不要放過一場納西古樂 - 如果你要的是細水長流的美感,而不只是來去無影的雲煙 !


享受和欣賞大約1個半小時的納西古樂,除了得花錢- 2008年4月的票價從120人民幣起跳,當然最好也先有些概念 :


一. 目前 【大研納西古樂團 】單場演出成員大約有30人,樂器包括曲項琵琶,還有數種胡琴、蘇古篤、古箏、洋琴、笛子、大豉等。雖然宣科本人在介紹樂團時也重覆十几年來大家都會提到的 【三老 】特色 : 樂師老、曲調老、樂器老,我在現場聆聽樂團演奏卻有很強烈的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 不過或許也因為成員中有六、七位上了八十的老人,這樂團每晚演奏的曲目大致固定 :以《八卦》經腔開場,也就是有器樂伴奏的吟唱,之後有不同時期曲牌填詞的演奏和吟唱,例如據說是唐代即有的《浪淘沙》和元、宋時期的曲牌、納西古謠,甚至還有一段由一位八十多歲老先生的古文背頌,還原咱們現代漢人完全不識的古代吟賦之趣,令人拍手叫絶 !


三. 雖然從小跟著母親看京戲,大學還修了一門課,但到底現在能聽現場的机會不多,而一場納西古樂裏,有前面所提的器樂合奏,獨奏,女腔獨唱(非常精彩)和合唱目的變化安排,再加上有宣科本人上場介紹音樂之外,嬉笑怒罵之間,也撥弄出令人莞爾卻又深刻感傷的的絃外之音 ! 有宣科帶領的納西古樂,怎麼不令人耳目一新 !

講到這,還得摧促麗江遊人,真要趕著去聽一場納西古樂,因為2008年4月1日晚上,聽宣科他自己說日前動了大手術,我也看著他讓人攙扶著上台,僅管他大話嚷著要活到100歲,但是我還真不捨得他和那些老爺爺們每晚親自上場哩 !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雲南麗江的彩虹(6-1)

麗江的[納西古樂]樂團的 【團長】 - 宣科 – 老先生今年剛過八十,這樣年齡的人,不會行銷,不會為他們樂團的美聲和美樂行銷,也算是合理吧 !

光是這個名稱 【納西古樂 】就不知讓多少人到了劇院門口打退堂鼓,古樂 ? 這年頭連哼個老歌都會有失身分了,誰還會去聽什麼古樂啊 ?

什麼古樂 ? 漢唐樂府,宋詞,元曲以至明代麗江戲曲,何古之有 ?至少咱們台灣中、小學過去50年來多少都還教,從來没有斷過 !只是學校能教的是文詞之義,和那些字裏行間之美;學校(老師)力有未逮的,正是漢族文化另一個曾經被中國共產黨和台灣民進黨切割,詆毀,打壓以至几乎消滅的樂曲,那些吸收,累積,粹鍊千百年外來樂器和樂風(中亞,印度等)而逐漸發展出的 【漢民族音樂】。
麗江的納西族上層社會(共產黨稱作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其實從唐代開始逐漸接受中原漢民族文化,到明、清之後,納西土司在政治和社會層面已經完全接受了漢文化典章制度和精緻藝術,我們從麗江的[木氏土司府]的格局、建築和裝飾就可以深刻體會的到。我會另文介紹。

【納西古樂 】不叫古樂要叫什麼呢 ? 叫 【納西漢民族音樂】就可以幫助行銷了嗎 ? 當然不是 ! 容我後續慢慢介紹麗江這個不只是欣賞音樂的美麗樂團 – 現在得出門討生活啦 !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有錢没錢,唱唱跳跳過一年(下)

音樂和舞蹈雖然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與生俱來的特有本能,但是後天文化的影響卻讓某些民族在這方面特別發達,另一些民族則特別遲鈍。我可不是種族歧視,你看那非洲小孩子就是天生的會聞樂起舞,搖起來節奏分明,婀娜多姿;反過來看咱們漢人,四肢就是不達,節奏感就是不準,比不過手舞足蹈,就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就只好比賺錢啦。


墨西哥人除了得自美洲原住民和西班牙人的遺傳,既有前者的打擊節奏和奔放(嚎叫),又有Sevillana歌舞的歡樂,弗拉門科(Flamenco)的熱情,還要再加上加勒比海的(非洲)喜感。6大尾旅遊墨西哥講Travel in Art,絶對要啓動雙耳,放開身體,中猴(就是中邪)般地去體驗到處都有的音樂啦 ! 而且噢 ! 現在先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特色,不要去那邊再去研究啦 ! 隨便舉例,比如以手風琴和低音吉他為主要樂器的norteño ,就和美國德州的鄉村音樂很接近;而中部Michoacan 一帶的音樂,則就有強烈的Purépecha 原住民音樂傳統。La Bamba 這首流行世界的墨西哥舞曲,則又充滿了加勒比海的陽光和非洲節奏。


動腦的部分先做好,到墨西哥就動手動腳啦! 講那麼多,不過還是要講大家熟悉的Mariachi。因為到底他們以陣容取勝-多在10人上下,或也因為樂器和人聲的變化多樣,而最受大家的歡迎。同一個Mariachi樂團可以用小啦叭吹出輕快的序曲,也可以用小提琴拉出優美的慢板;可以用嘹亮的大合唱,唱出生活的歡樂,也可以用二重唱,三重唱,唱出動人的愛情….


音樂不是用讀的啦! 尤其是墨西哥音樂! 麻煩自己上網輸入 El Mariachi loco 搜尋,找到這首19 世紀最夯的墨西哥樂團Mariachi Vargas de Tecalitlan 唱紅的曲子! 現在u-tube 上的版本雖然不同,不過都立刻能讓整間屋子充滿歡樂,音箱好的話,開大聲一點,也可以讓整棟樓分享一下墨西哥人,不對,應該說是唱歌的墨西哥人的loco, loco….就是”肖肖”啦!


這首歌歌詞很簡單,跟著扭就會了,不必懂西班牙文….呀呀呀!


El Mariachi Loco
El Mariachi loco
Eh eh eh eh
Ja ja ja ja ja ja ja
El mariachi loco quiere bailar
El mariachi loco quiere bailar
Quiere bailar el mariachi loco
這段之後的版本呀….loco,loco 啦! 每家唱的都不同!
台語,傣語,藏語…攏可! Loco! 有錢没錢,loco歡唱,天天過年!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有錢没錢,彈彈唱唱過一年(上)

« Besame Mucho - 深情吻我,不要停 ! » 這首老歌雖來自遙遠的墨西哥,但是因為Frank Sinatra 唱過,Nat King Cole唱過,甚至The Beatles 也唱過,所以台灣人也耳熟能詳。另外一首也是60年代的正港墨西哥老歌 :«Cucurucucu Paloma – 發情鴿子 »,這几年也因為Almodovar 的電影而再度走紅,被翻唱成蠻多各式各樣的版本。
除了歌名我有我自己的中譯版之外,特別對於 «發情鴿子 »這首曲子的必聽(看)版,我也堅持推薦 Pedro Infante的老版本,因為那個版本特別能表現出雄鴿低頭擺尾,繞著雌鴿團團轉,發出cucurucucu求愛之聲;而那雌鴿卻左顧右盼,欲受還羞的樣子,可比咱們詩經的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 要...拉丁情人許多。


另一個很有趣的 «發情鴿子 »版本是Lola Beltran 領唱的老版本,輸入她的名字,網站上也找得到,雖然錄音(影)效果不好,但是可以真正欣賞那個憑本事唱歌,用耳朵傾聽,用心感受的美好時代...


墨西哥人愛唱歌,更精確的說,應是墨西哥男人愛唱,也能唱歌,而且常常是成群結伴,吹彈拉奏,數部和聲地大合唱。墨西哥男人彈唱調情,彈唱自樂,當然也彈唱娛人 ! 我全世界跑了那麼些個地方,能和墨西哥比天天有音樂,餐餐配歌聲的國度還真的不多 !


雖然 «Mariachi- 馬利阿奇 »發源自墨西哥中部瓜達拉哈拉,不過從米丘阿坎(Michoacan)到猶卡坦半島,現在全墨西哥大概都聽得到這種以男人為主的彈唱樂團。令人特別感到高興的是,這些樂團的年齡差距很大,比如那個我們在墨西哥市晚餐餐廳碰到的小團體,年齡偏高,大約在60歲上下,演唱的曲子也偏抒情;可是另一個我們在Morelia碰到的團體,平均年齡大約就在25歲上下,樂曲歡樂,聲音嘹亮,但也都不用任何電子設備,可見這種彈唱的 «傳統»,並没受到現在(台灣)那種搞大場面的明星演唱所影響,仍是墨西哥人很普遍的休閒音樂。


我們上回在墨西哥用餐的餐廳多是當地人去的餐廳,有些樂團為了我們觀光客,雖然也會配合性地彈唱几曲 «標準曲 »,但是在我們跟著Ay ya ya ya 几聲,他們小費到手之後,就多會和圍繞在其他餐桌邊,對著用餐的女仕來曲深情款款的情歌,或是對著舉杯相邀的男仕來個歡樂大唱和,讓我們見識到這些墨西哥樂人在酒菜之間,縱情歡唱,賺錢不賺錢....es poco importante ! (管他的 !)的自在和豪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