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 »低三下四 »面對自然,講的是一種心態,一種好像很高尚,其實只是站在觀光客角度,有求於大自然 – 想多看啊 – 的一種心裏準備。生態旅遊還是旅遊嘛 !對鳥獸之名的知識,或是爭奇鬥艷的美,總是有所期待,所以也不會想空入寶山,一無所穫吧!
今天咱們就把陸緯 »低三下四以入山林 »的賞鳥原則從技術層面說明一下,也是為任何 第一次要參加»生態旅遊 »的人做個簡單的行前說明 !
所謂 »低三 »第一是姿勢要低,第二是聲音要低(順便要感謝尤龍生幫我把照相机發出的特效聲消調 !),第三呢 ? 拿望遠鏡時,兩肘要低,就是雙肘要往腰部夾緊,一方面穩定鏡頭,另一方面也是可以縮小身形,避免干擾到旁人。最後這一點雖是細節,但在實際的"團體賞鳥"情況下,是蠻重要的 !
« 下四 »指得是一 »心要靜得下 »,心不靜,神不能專,耳雖聰,目也難明.... 不容易噢 ! 我看現在的都市人,待在電視和電腦前面可以 « 譬如厚石,風不能移 »,因為螢光幕裏有聲有色。但進了大自然,是否也能如佛陀’ »智者 調身»,可得看個人能否先靜心喲。
二 »氣要沉得下 »(特別是發現,鎖定目標,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 !)
三 »手要放得下 »,這點有些多餘,因為咱們已經不是 »漁獵 »時代的人了,不至於看到什麼都想往嘴巴裏放。不過今年四月我在大陸一個山林景區裏,一段比較没人的林道旁發現一對松雞,正舉鏡頭想搶拍几張,同時也引起了几位當地遊客湊過來瞧,嘿 !馬上就聽到有人說 »喲 !這東西燉起來好... ! »,完全不是開玩笑的口氣,嚇得那一對松雞一溜煙地往林子裏鑽.....。
斯里蘭卡,特別是在鄉下,人、鳥無爭的景象,隨時可見。雖說當地人並不一定是為了要(像我們凡俗般的)賞鳥,但我還是覺得多少反映出他們 »生活佛教 »的實踐,要比蓋那金殿銀壇去供佛誠敬多了 ! 我真的是這樣子想 !
賞島 »低三下四 »的最後一項是最技術性的一項 - »名字要記得下 » !這是孔老夫子的教誨,雖然,他老人家不是為了賞鳥,而是為了讀詩。我只想說,和喝葡萄酒或是喝茶一樣,賞鳥也是一種官能的享受,但是如果這些官能享受也有可能是一種 »外觀內省 »的自我發現 ,可能....算了 !不要講的太那個,反正在入門的階段若能隨手翻書,立即對照,就會點滴累積,逐漸擴大,終就可以把一場感官的享受,提升到更長久的美感和更廣大的觀照......Travel in Art 的意思啦!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