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雲南麗江的彩虹(6-5)

雖然麗江已經極度觀光商業化,但是真的對文化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在麗江得到相當大的滿足。比如說在古城裏的木氏土司府,雖然在文革期間遭受到極大的破壞,但是近年在聯合國贊助下,以傳統工法重修起來,仍然是一個集漢族廟堂建築、木構工程、園林美學和納西宗教信仰、木雕藝術和彩色裝飾藝術之大成的一個經典文化 【博物館 】。

麗江木氏本是納西三大家族 :禾氏、梅氏、尤氏之中,土地和人口勢力最小的尤氏,但是因為地理位置居中,雖能偏安一方,但在漢、藏兩大強鄰相爭之間,也學到了多面討好,見風轉舵的生存之道。遊覽木氏土司府,除了著名的【天雨流芳】牌樓家訓(正好和納西語 【讀書去吧 !】諧音)之外,在亭台之間的裝飾繪畫之中,也常看到強調 【有容乃大 】的警語,充分反映出木氏家族在元、明、清三朝的數百年之間,對於【居低望高,倚大圖強】生存之道的奉行和實踐。

照顧彼德(Peter Goullart)在 【被遺忘的國度】一書裏的描述,木氏土司經過雍正年間厲行的[改土歸流]政策,到了民國初年就已經完全没落了。土司府大部分已人去樓空,只有一部分廳堂被改為國民小學教室,繼續著清雍正以後制度化的 »漢化»政策。可是許多土司後代早已散居各地,甚至流落街頭。他因為工作需要,僱用了一位木氏家族的公子哥,這位老兄雖然是個鴉片鬼,但也是他在麗江唯一能找到書生,一天上半天班,就能幫他處理許多事務。這件事雖然說明了木氏家族詩禮傳家的百年家風,但不也證明了1940年代,一般的小老百姓可不需要,也不稀罕你漢民族的什麼教化 !
木氏土司府的格局據說是仿明代北京紫禁城而建,從正門的忠義牌坊開始,第一進外面原來的擬護城河,現已被導到人口外面的小溪,進了大門沿中軸線直走,地勢漸高,走過三大殿,就開始拾級而上,步步高陞,其間經玉音樓(私人劇院)、萬卷樓(圖書館)等,即達可以俯視全城的觀景台。

木氏土司府有自己的導遊(所以團體地陪也派不上用場),但總是受限於時間,儘管和各廳堂相關的歷史背景都講的很清楚,但是想要暸解和欣賞更細一點的東西,就仍有遺珠之憾。

比如我很想知道那些木工雕刻和彩繪裝飾之間有多少納西(宗教)藝術傳統,還有園林裏有多少植物是原生植物等等,就得下回再去探討 – 或是有高人可以網路指點一番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