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海德堡啤酒系的玩蛋大道


海德堡的德文原名本沒有”堡”的意思:Heidelberg – 半音半義地譯,也應譯為 ”海德山” 。德國以”山-berg “為名的城市不能算多,比如紐綸山 – Nurnberg 和 班貝山Bamberg 和因馬丁路德而成名的威登山 - Wittenberg。 不過以”城- burg”為名的德國城市倒有不少。例如”紅城” Rothenburg,”帝都” Augsburg 和奧地利的’鹽城” Salzburg等。早期的編譯館人員或許對德文認識不夠,或許以為反正(以英語)唸起都差不多,於是歐洲所有以”berg” 和 ”burg”結尾的地名,不論是山是林,是鎮是集,是城是寨,通通稱作[XX堡]。碰上真正牆高河深的防禦碉堡或是尋歡作樂的莊園行宮(德文叫作Schloß),也理所當然地稱作”XX堡”。害得許多浪漫多情的觀光客以為德國從北到南都是迪斯尼世界裏的夢幻城堡……。

不過人類對於時空遙遠的國度, 本就容易產生幻想, 能把繞口嚼舌的人名’地名叫出來已不容易, 真要做到[名符其實], 不只得學養兼備,最好還是能親自走一遭,對照驗證一番才會恍然大悟。

海德堡有個小廣場, 就在紅砂岩砌的大山寨(Schloß)下, 表面上沒什麼引人入勝的地方,但是廣場的名字 Műnster Platz, 卻來自海德堡大學最傑出的校友之一:賽巴斯田-蒙斯特(Sebastian Műnster 1488-1522)。 這位集語言學、數學和地理學專家於一的人物,有生之年雖未獲頒終生成就獎,卻在五百年後,和馬丁路德等先聖先賢同為德國舊馬克紙幣的代言人。 好玩的是, 他那本16世紀最轟動,最流行, 應該也是最賺錢的[世界輿圖大全],在當時知識界堪稱[學術巨著]的創作,也添加了不少令人莞爾的八卦醬料。咱們數位時代都能合成造假,他那渲染,誇張,也當情有可原!

蒙斯特編寫的 “Cosmographia” 出版沒多久就被譯成了五國語文,再版無數。直到他死後一百多年,仍是歐洲上流社會爭相收購的世界地理寶典。如果那個時代有金氏紀錄的話,這本書至少創下了四個世界第一:
1. 第一部包括”美洲”的世界輿圖,儘管他仍以為”美洲”不過是一些大小不等的群島,而以 Novae Insulae 做為圖名 。
2. 第一部正式以[太平洋Mare Pacificum] 命名那一汪”新大陸”以西大水的地圖。
3. 第一部有標示 “日本國(Zipangri)” 的世界輿圖”。
4. 第一部把南、北美洲明顯地區分開來的世界輿圖。

其實這部轟動歐洲的 ”學術巨著”,最炫的地方 – 不論從當代人還是現代人的角度看–是蒙斯特對各地人種的”精彩”描述:”…在印度,有一種身體是人,頭是狗,講起話來汪汪叫……熱帶地區還有一種獨腳人(monoscelli),睡午覺時躺在地上,豎腳為傘….”。地圖中也直接在巴西土地上標出了食人族Canibali。

我們很難想像蒙斯特那時代的人多麼嚴肅地看待這些”探險資訊”,就像蒙斯特那時代的人也無從想像我們對他們所在的世界的無知。至於蒙斯特自己對完成這部巨作的感想如何呢? 咱們可以從他丟出的一句話看出來:Das ist was ich kenne, kennen Sie besser? - “我所知道的就是這些,你知道的會比我多嗎?”

海德堡大學和所有歐洲老大學一樣,成立之初其實只有神學和哲學系。蒙斯特進海德堡大學時也同時加入了方濟會,本來應已準備一輩子奉獻給天主教。但就在他對生命所知”就是這些時”,他的世界闖進了兩個人,這兩人不但改變了蒙斯特之前的信仰,也改變了蒙斯特以後的世界。兩人之一是和他同國的馬丁路德,他在1517年把威丁山教堂的大門當成了”大字報”看板,公然”反叛”天主教。其二是蒙斯特的出版商合夥人 Petri, 他在1520年也出版了路德的”革命大字報” –
”威登山改革宣言 Wettingberg Thesis”。

馬丁路德公開批判天主教之後沒几天,就被梵諦岡宣佈為異教”恐怖份子”而成了天主教國家 – 其實等於是整個歐洲 - 的頭號通緝犯。在那場血腥的宗教戰爭尚未開打之前,Petri 是吞了什麼熊心豹子膽,還是看準了這本小小宣言的無限商机? 我們不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Petri 在出了德文版的”威丁山宣言”之後沒几天就向聖彼德報到去了。至於咱們的合夥人 – 蒙斯特教授,不但退出了方濟會,加入了路德宗;更同時接收了Petri 出版社 和 美麗溫柔(我添的料) Petri 夫人。雖然只有兩年,明斯特的晚年應是名利雙收、幸福美滿吧。

對歷史沒興趣的新新新新人類而言,到蒙斯特廣場至少有三條路可選:一是利用這裏地下停車場的公廁,二是搭登山齒輪車登海德山寨,從大山寨上可以看到另一個一般觀光客不大會去的”景點”:[哲學小徑 – Der Philosophenweg]。這條橫跨山腰的小山徑,唸起來悠雅,走起來可不輕鬆 – 尤其對咱們以名牌為人生哲學的新新新新人類而言,所以管它發人深省還是發人腿抖,咱們隔著奈卡河”影一下就好”。

至於蒙斯特廣場的第三條路,就是那條至少有200年歷史,承受過無數英雄好漢的[完蛋大道 –Der Katastrophenweg]。這條唸起來不怎麼雅,走起來卻令人飄飄欲仙的大道,起點就在蒙斯特廣場旁的”學生酒館”。什麼學生酒館! 現在在裏面混的還不都是來自全世界各角落的”遊學生”! 當年大學生酒後拔刀決鬥的場面既不復見,自然也沒人會去注意那塊[完蛋大道]的路標。也幸好這裏只不過是個起點,距離那個完蛋的終點還有段距離 – 至少還有三大杯啤酒的距離!

到海德堡遊學,不論是遊一天半天,也不論是遊名牌系還是豬排系。不妨走一遭[完蛋大道],體會一下普魯士時代大學生在”軍事化管教”下的辛辣勁爆。其實學生酒館是完蛋的起點或是終點絕不是重點。重點是要用三杯啤酒(五杯當然也可以)把酒館和那間從1778年開張,1914年結束”營業”的學生禁閉室 Der Studentenkarzer 串聯起來。

回到蒙斯特廣場中央,紀念他的雕塑是個”飛爆的人類地球”,大部份的人不會去注意那顆站滿了人的青銅地球上還立了几枚小小的洲際飛彈。 什麼意思?
找到完蛋大道的終點,灌他兩杯啤酒,或許你就會明白!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