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南法Toulouse 的磚石之美(3-1)

法國可能是歐洲各國之中最能欣賞到區域性傳統建築的地方,不只因為各地區傳統建材本身的變化就很大,比如羅瓦河的白色石灰岩和阿爾薩的紅色砂岩,在質地和色彩上就有極大的對比;貝麗哥爾的小方塊屋瓦和普羅旺斯的長片粉紅屋瓦,也反映出兩地土質和工法的差異。至於沿續了千百年的建築技術和觀念,也使法國東、西、南、北各地的傳統建築,產生了極大的地方性差異。

以我 年少時 生活過的土魯茲(Toulouse)一帶為例,廟堂建築和大型民宅都承襲了羅馬時期大量使用的紅磚河床圓石的傳統,而建築技術和裝飾藝術方面受到明顯的摩爾人(北非阿拉伯人)影響。

不過今天要介紹的並不是Toulouse 最大的聖瑟南大教堂(如上圖),而 是離首府廣場較近的 Les Jacobins 教堂和修道院,它們或許在法國的旅遊地圖上不太出名,但在歐洲石材建築史上卻有極重要的地位。

賈科班教堂-修道院始建於1280年代,就在南法十字軍戰爭(Les Croisades)結束,北方基督教貴族打敗南方 »純淨派基督教-Les Cathares »貴族之後那几年,可以說又是這場基督教大內鬥,結果讓南法從此受制於北法王朝的歷史見證,也是南北法基督教建築技術、觀念和風格的大融合。

賈科班教堂雖然是哥特式建築,但是外觀並沒有13世紀北法哥特式教堂那麼雄偉。我看直接的原因是土魯茲位於嘉倫河大河床上,這一帶本來找不到採石場,沒有用切割大石去蓋房子的傳統。用河床圓石和紅磚去蓋哥特式那種挑得超高的建築,技術上不比用切割石簡單,但絶不可能比切割石堆得高大。

它沒那麼 Gothique 的另一個原因則和當時的社會和政治環境有關,其實不只是賈科班教堂,往北方一點的阿爾比大教堂也是,都把教堂蓋成了個大碉堡,雖說防堵了異教叛徒的攻擊,但也把哥特式該有的採光給擋掉了不少,反映出在那場血腥的戰爭之後,來自北方的基督徒對南方人仍有相當大的懷疑和恐懼。

教堂完工於1340年,前後共後花了60年,和同一時期北法的哥特式教堂比起來,它可說是個哥特式教堂的速成品。但是賈科班 教堂« 外堡內堂,表粗裏細 »也正是它令人驚艷之處。深紅的磚塊砌起來的厚牆,有一個相當秀氣,有些南西班牙風格的大門。沒有北方哥特式的飛壁拱,只有石刻的鬼頭排水口,環繞著頂緣,齜牙咧嘴地向咱們宣稱看這教堂不能只看外表....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