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個藝術就在生活,一個(女)人無師自通,而又時時得應景創作的年代!

不成大器? 只有親眼看過娘剪紙,三下兩下,七轉八彎地像胡德尼…不,像劉謙變魔術般地,就把一張紙變出了一隻雞,几朵花,或是一幅畫,才會驚訝地發現剪紙這門女工的學問大,絶不只是不成大器的女子剪工而已。剪紙,像我娘那樣起刀收刀之間,其實是腦袋的構思,眼睛的投影和兩隻手分頭執行的人體多方協同作業。但剪的人腦子怎麼想,眼睛怎麼投射(picture),旁觀的人並看不到。只見一隻邊剪,另一隻手邊轉(紙),娘還沒剪完,看的人已經眼也花了!

我看剪紙之美,或是所有以雙手成事之美 - 至少對於動手去做的人來說,並不一定在於結(成)果,而也在那一段過程。那個從無到有的時空;或者說是在那種投入其中而自得其樂的存在!

娘剪紙最令人稱奇的地方,其實並不是看了什麼就能剪什麼的功夫,而是沒看什麼,卻在腦袋裡建構出四方連續的几何圖案和摺紙的順序和方向。當然也從不打草稿,不註記號,就在三摺五摺之間,好像很即興地剪出她要的圖案。尤其有趣的是,並非所有的對摺或複摺圖案都是對稱的,有的左右對,上下圖案卻不同;又的呢又是一剪雙圖,正剪出來的和陰刻出來的圖都能用! 這哪是剪紙啊! 我每次看娘邊摺邊說: 你看,就這麼簡單! 我卻越看越糊塗,我說,我的媽啊! 你這是搞4方連續還加3度空間的几何學耶! 娘瞪我一眼說: 你別亂嚼趣!

見不得人? 中國婦女這套不成大器的剪紙工夫在2009年就列入了聯合國保護的人類共同”非物質”文化資產哩!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lg=en&pg=00011&RL=00219
見不得人的是我這個不肖小子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