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1916年蘇黎世”達達主義”的點火人之一Hans Richter的話。
Dada,依他們(Hugo Ball, Emmy Hennings, Richard Huelsenbeck, Tristan Tzara, Hans Arp還有 Walter Serner)的說法,是他們的創意,他們就是dada”…Wir haben beschlossen, unsere mannigfaltigen Akcivitäten unter dem Namen Dada zusammenzufassen. Wir fanden Dada, wir sind Dada, und wir haben Dada….

1916年是第一次大戰歐洲戰場的第3個年頭,也是最慘烈的一個年頭,光是”威丹-Verdun之役”,德法雙方的死傷人數就各在35萬上下! 一個戰場,近3個月的激戰,連一棵活的樹都没了,還能活几個人? 3分之2的戰死的士兵成了彈泥炮灰,屍骨不存!

“藍騎士- Der Blauer Reiter”的Auguste Macke死了,1914年戰爭一開打就死在香檳的戰場上,27歲。
他的好友Franz Marc也死了,就是死在香檳那場Verdun的戰場上,1916年,Dada創立的同一年,26歲。
”橋派- Die Brücke”的Ernst Ludwig Kirchner 也上了戰場,没撐到結束,精神崩潰了。1933年納粹把他們的畫打成了”頹廢主義- entartete Kunst,”,同年,鄭愁予在山東噠噠的出生…

今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l”Armistice),歐洲教堂的鐘聲響了一天,華爾街噼哩叭啦,亞洲股市稀哩花啦...台灣之子啷啷噹噹,台北天空細雨毛毛...ja!ja! let's get dada...dado...dadi...da!
3 意見:
陸'S
看看我拍的照片吧~
www.flickr.com/photos/marachou/
樓上小姐的照片照的真的太棒了...
地球上來來去去,跑了好多「地方」,看了好多新「鮮」事,看到陸「偉」將自己的大腳丫,PO在自己的『BLOG』,這才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原來所有的好地方、新鮮事,都是靠這雙大腳丫「去滲透」、「去經營」、「去吸收」的。
原來可「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接觸到」、「Sence到」、.......的所有Input,轉化為自己內在的喜悅的「費洛蒙」。還是要一步一腳的慢慢經營,才會產生自己喜歡的「費洛蒙」。
謹此自勉!也共同免勵有此福氣想建立見「自己喜歡的費洛蒙」王國的每個營營眾生!!!!!!!!!!!!!!!!!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