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翻老基督教的日曆,哪天不是什麼的聖人的祭日 ? 以聖馬汀(教名 : Sanctus Martinus Turonensis)之名宰殺慶祝,其實只是几個歷史的巧合。
巧合之二是位在羅瓦河畔的土爾(Tours)正好是在北往南來,一窩蜂流行去西班牙北部那個 »星田聖地牙哥 »(Santiago de Compostella)朝聖的路上,馬汀在土爾放下屠刀,立地成徒的宣傳也因而随風擴散,順水而發。一千多年之後,據1870年的統計,法國全境有3668間教堂奉聖馬汀為堂聖(Patron)....3668耶 ! 散路路發 ! 跟馬汀講國語應該嘛也通噢! 呵呵 ! 喝喝!
一喝又扯遠了 ! 其實11月11日是殺豬拔毛的日子既不聖也不賢,它最大的巧合不過就是節氣,不只是法國的節氣,而是整個北半球的節氣。
咱們南部鄉下人是醬子唱的 :
Pour Saint-Martin, Mets l’oie au pot, Tire ton vin, et invite ton voisin !
(聖馬汀日到,燉肥鵝,開新酒,相招來吃喝 !)
Tin -Ton ! Ton –Tin !用南法口音,尾音清脆,呵呵! 酣酣 !音效尤佳 !
我喜歡深秋的法國市場,除了有平時的蔬菜、水果之外,這時候還又增添了許多時令的山林特產,核桃、栗子、野菇甚至香氣撲鼻,令人驚嘆的晚收慕斯卡(Muscat)葡萄。我也喜歡看老法主夫、主婦在市場裏東扯西拉,品頭論足 – 品野鴨頭,論野兔腿,傳承人類老祖宗千萬年的用火文明,發揚從拉布雷(Francois Rabelais)、莫里耶(Molière)到當代喜劇劇場裏的法式嘻笑理性,拉丁食色人生 !
Ah ! Oui ! 為了11月殺豬拔毛的日子,也為了法國城裏,包括巴黎,都還保留著的那股鄉下土、腥和羶味,咱們要哈一杯 !
還有,我也為咱們越來越像美國那個表面乾淨,內部血淋的文化......呵呵,哈哈,再一杯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