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年頭出門在外,電腦掛了,或是手機不通…連個電子醫師,數位診所也找不到! 於是乎分秒間怱然退回上古時代,人群中立刻與世隔離!
電腦要顧好! 手机要更新 ……and please forgive me not being able to LINE this to you, my dear fellow travelers! 你知道不”線”給你,也是不想再獻給Samsung 啊! No line愛台灣! 只是我還能撐到何時? Life is (Korean) Good! 不是嘛!
一. 楔形文碑及泥版書(埃及/西台帝國和約書),其重要性在於:
(一)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看,這是最早的兩國和平協議書(之一),不只明確訂定互不爭戰,共禦外侮;雙方更以婚嫁方式,以愛代恨,化仇為親,把一場打了兩、三代的戰爭,改變成數代的和平!
(二)從考古及文字學的角度看,這個距今已超過3千2百多年(約西元前1259年)的協議書,是以當代官方文字(碑文)保留下來,其一是這塊保留在伊斯坦堡考古學博物館裡的,楔形文字泥刻版;其二則是以埃及形聲字(或曰:聖體文
Hieroglyph)石刻於埃及(Thebes)拉姆希斯二世神殿牆上。兩者皆紀錄了歷史,也展現了人類各文明在文字發展和工具運用的差異。
(三)從本國(土)歷史角度看,西台帝國的民族和文化(宗教),是安納托利亞古文明的重要一環,實在不應該被土國政府和觀光客所怱略,更不必為後起的伊斯蘭或是基督教 -思想/建築 -所掩蓋!
(三)從本國(土)歷史角度看,西台帝國的民族和文化(宗教),是安納托利亞古文明的重要一環,實在不應該被土國政府和觀光客所怱略,更不必為後起的伊斯蘭或是基督教 -思想/建築 -所掩蓋!
三. 西台帝國建築(造形石基、木門銅飾) – 這部分實在豐富而精彩,但既涉歷史,又及藝術,別說當地導遊都自願放棄不導,我看連考古學博物館出版的書也都略過,實在可惜。我雖略有考究,但現也只能就現場拍照和圖說舉二、三例分享影像,簡單帶過。
……館內其他文明形色和藝術種種,當待後生晚輩,或是老鹿停尾時再來介紹,不讓伊斯坦堡的珍寶在魔鬼眼和kebab的油煙之間失之交臂!
0 意見:
張貼留言